想當初訪你的時候我們聽故事聽得嘴都歪了,你伸伸舌頭,蛇信般分岔,一點不含糊。儘管除此之外我們的生命再也沒有連結,如此偶然聽到你去世的消息,心裡還是甸甸的、沉沉的。還記得那天下午你斯文乾淨的臉,訴說自己那些「事蹟」時平穩的話聲。一則痛苦的生命。那是社會加諸的痛苦,你復又加於自己,從而得到平靜。吉良吉影想過平靜的生活。
馬英九沒有良師諍友(黃光國)
2009年08月25日蘋果日報
—
心理學的某些傾向是很危險的,黃光國這篇空洞的文章即是著例,更甚者,他還拿謬誤來為自己的國師名位撚脂抹粉。
謬誤在第一段就傾巢而出了:
在我看來,馬政府上台以來,之所以會不斷出差錯,根本問題在於馬總統本人的性格。馬總統天資聰穎,本質並不壞,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活到50多歲,要改變性格幾乎是不可能之事。他還有兩年多的任期,我們既然無法叫他立即下台,那又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黃光國愛說馬英九天資聰穎冰雪聰明或資質愚魯糞牆難杇沒人管得了他,因為他根本沒有任何客觀證據把經驗跟語意連結在一起,他的發言不是出於科學,而是修辭學的客觀運用;黃光國之所以能在政論節目和蘋果日報鳴放如此,正有賴於他客觀的社會位置,即頂著學術場域的光環,讓自己說的話披戴名實不符的科學的偽裝。
從而他武斷地宣稱馬英九「本質不壞」,可是死性難改(我們要體諒!),而且「他還有兩年多的任期,我們…無法叫他立即下台」,在此一閃而過的魔法是,黃光國理所當然地排除了所有針對總統的施壓策略,而他認為理所當然的另一面,當然就是人民的無能。正是因為這道魔法,黃光國才站到回答「那又該怎麼辦」的位置上,彷彿只有他才能回答這道「難題」。
後面的冗詞毋庸細論,我們只要注意到,黃光國提出的戰術是「擴大政治幕僚的圈子,納入『良師』、『諍友』」。如何執行?「祇要馬總統認清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動心起念,仔細思索,他會發現:人才就在他的身邊」——Eureka! 炫目的論證!馬英九的性格出問題,需要擴充人才圈子;要擴充人才圈子,先認清性格弱點。阿基米德終於領悟出他之所以在浴缸裡,乃是因為他在泡澡。我們完全不需要客觀的、實徵的觀察,只需內省、內省,再內省。全文唯一的論點如此,難道不是一篇空洞的文章?
連豬公都上太空了,我們還仰賴「總統」這一位置上的人「反躬自省」來解決問題嗎?何況是一位連自己的象徵上的職能都未必明白的總統。多難之秋,來自各個場域的化妝師也忙著為政治場域的「主子」粉飾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