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Blog Archive
2016
2015
- 伊藤潤二展
- 關於美國最高法院同志婚姻判決意見書
- 漫吮舊日傷彩虹:評林佑軒《崩麗絲味》
- 猥瑣少女少男
- Michael Lewis《快閃大對決》(Flash Boys)
- Paul Goldberger《建築為何重要》
- [ACG] ISIS娘與朗基努斯之槍
- TAAZE拿博客來的爛推諉自己的爛
- [書籍] 捏捏鮪魚肚,舜或雷特爾(丁允恭《擺》導讀)
2014
- 專致與片面:從吉田修一《路》談起
- 林佑軒《崩麗絲味》
- Christopher Isherwood《柏林最後列車》(Mr. Norris Changes Trains)
- 雜談西耶斯的《論特權》(之一)
- 賤人矯情以謀事
- 比靠不靠行更重要的事
- 大江健三郎《讀書人:讀書講義》
- 不能不近的險路
- 壽岳章子《京都的街巷人生》
- 柄谷行人《倫理21》
- 高橋哲哉《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
- 2014 京都 Day 3
- 2014 京都 Day 2
- 2014 京都 Day 1
- 面對傷慟,何苦急於找答案?
- [漫畫] 銃夢
- 急迫的是行政違法、權貴分贓、階級矛盾
- 中西字體設計的匯流
- 人不是靠自己的公義進天堂的
- [書籍] 范疇《台灣是誰的?》
- 恐懼的遠因
- 暴力?請分辨!
- [書籍] 總之我是信了純愛小說:論《風起》中激情愛的封閉與記憶的工夫
- 關於這群人製造的笑聲
- 井上明人《遊戲化的時代》(ゲーミフィケーション)
- Hindsight (2013)
- 王聰威《編輯樣》
2013
- 12月號筆記
- Kindle Publishing Guidelines
- 關於同志婚姻,我想說的是多元與不自欺
- 讀鶴見俊輔《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 1931-1945》
- 讀Levi-Strauss《月的另一面》
- 讀大塚信一《追求出版理想國》(理想の出版を求めて)
- 讀葉啟政《彳亍躓頓七十年》
- [電影] Hannah Arendt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
- 這就是文化部對翻譯的「重視」
- [摘要] 論時間
- 如果你反對用藥,才更應該去遊行
- [摘要] 希望的空間 Part 3
- 關於錢玉芬與《生命教育研究》期刊
- 富勒的釣竿
- 「伴桌」後的想法
- 「已被接枝、插種過的人種」:國民黨政權下的安全技藝、指導官,與「我」
- 無效的政治修辭
- 720「為仲丘討公道」
- [20130527] 望古
- 被新聞出賣的世界(Trust Me, I'm Lying: Confessions of A Media Manipulator)
- 讀《哲思之樂》衍生的思考
- 又見聯合報標題錯誤
- 人性兩重性的中介:笑與諷刺作品
- 網路媒介編輯的任務
- 台灣同性戀史:關於「同性戀去病化」
- 駁〈反壟斷?你有被耍的感覺嗎?〉
- [電影] 剪接或致大道理:《雲圖》(Cloud Atlas)
- [電影] On Life of Pi
- [電影] On Life of Pi
- 駁〈反壟斷?你有被耍的感覺嗎?〉
- 〈MBC罷工抗爭深入追蹤〉讀後感
2012
- [Spoiler][嚴重暴雷] 電腦線圈:道別、哀悼與成長
- 聯合報與清大的失格
- 〈第六病室〉、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與在台灣的我
- [20121111] 對於中生勝美與加藤洋、原能會與台電放射實驗室測量蘭嶼輻射量的共同說明會
- 版型、元素參考
- 駁聯合報黑白集〈大炳的台上與台下〉
-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的翻譯問題
- 非關男女 瑞典性別由平等走向中立
- 關於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的中譯 (2)
- 關於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的中譯 (1)
- [Kindle Touch] 兩週使用經驗談
2011
2010
- [電影] (500) Days of Summer
- [電影] Inception
- [展覽] 第七屆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
- [電影] Eastern Promises
- [電影] Hurt Locke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