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12月號的紀錄和一些努力方向:
那個純CSS的時間軸超出我本來的CSS程度,耗費不少心思研究。測試發現在一些閱讀程式或字級上,排版會跑掉,這個到最後也沒有完全解掉。這個時間軸有做小螢幕的版本,原本打算偷懶,把換成小螢幕版的閾值降低,後來覺得這樣太弱小了,還是努力把code都看懂,然後盡量讓大部分的狀況都正常顯示,姑且就出去了。過程中學到很多(尤其是用
:before
搭配height:100%
畫軸,學到一招)(套句同事的話:「CSS根本就是一門Hack的學問嘛」。)Zhusee剛好也發表他對瀏覽器斷行處理的測試心得,我運用在控制標題斷行上,效果很好。這本刊物其實介於書與雜誌之間,有時候會想做點取悅視覺(而非取悅閱讀)的設計,例如給冗長段標窄
width
,讓字「疊起來」,這時就希望控制可能的斷行位置,以免視覺效果斲傷閱讀經驗。-
實際用SASS來編寫CSS。巢狀結構比較符合思考的結構,變數、mixin等功能太威。繼續熟悉相關功能,尤其Compass那邊的文件。
- 仰靠SASS之力,總算實作了responsive design,目前至少可以挺胸說至少有為iPhone 5特別設計過。我沒有Pad,明年(2天後)考慮購入iPad Mini,屆時再研究吧,如果有這麼一個屆時的話。
截稿前夕看到大英圖書館在Flickr Commons上釋出百萬影像檔,樂不可支。大部分圖片都是public domain,而且因為是從珍本中掃描而來,充滿西方出版歷史上的各種花邊裝飾圖樣、插圖等,對我的品味而言簡直是座寶山。
由於本刊物沒有插畫師,一些功能性的圖像苦無解法。我認為「書名」就提示了「這欄位是書名」、「出版社的名字」就提示了「這欄位是出版社」,因此欄位名稱完全是冗餘,完全不想讓它出現,放功能性的圖示是我的低限。本期內嵌了FontAwesome來解決這件事。不過一方面FontAwesome沒有比較像出版社的圖示,再者每個欄位都放圖示還是有點蠢,就只用在活動跟魯蛇的信開頭(以提示這是「爆發魯蛇心聲的來函」)。
這幾點除了FontAwesome是做11月號時就決定,其餘都是看到才加進來的,實在有點太隨便。
做完12月號後努力的方向:
一邊研究EPUB3的結構和HTML5,一邊開使以HTML5的結構語意來編寫。BTW,我覺得《EPUB3 Best Practices》寫得不好,不懂為什麼不開宗明義告訴你「符合規格的EPUB3應滿足哪些條件」(或說是用相對瑣碎的方式談),而是一直談它與EPUB2的差別。
考慮垂直韻律。
了解網格排版,看看有沒有能應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