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ost 9 years ago

2008年以來,面對國民黨政府最重要的問題一直是行政違法、國民黨的利出一孔體制,以及階級矛盾。這些問題獲得制度保障,以此重建對政府的信任之前,什麼「科學家的意見壓不過民粹」、什麼「法治與代議政治蕩然無存」,或許沒說錯,但都是緣木求魚。不但緣木求魚,我還懷疑那會抵消甚至鞏固對前述三項問題之抗爭。

如果只看台灣(現實的條件也只允許你看台灣),問題還不是出在資本主義,而是資本主義良好運作所需的制度保障失效甚至瓦解,以致即便你想投入資本一起玩這場賺大錢的遊戲,血本無歸或窮忙終年的機率也很高。

318之後,群眾揭露許多服貿的產業矛盾,繼而連勝文的台北發展計畫,乃至自經區,狐狸尾巴又多又長,我相信說服人民「這些制度都是為特定產業、特定權貴所特設」的素材已經太充裕了,剩下的只是「如何讓該知道的人知道」,這傳播媒介的難題。

問題還不是出在民眾不重視專業,而是缺乏信任政府的理由(核四工程的不當得利誰追?),遑論擁核與反核的社會想像可能很不一樣。有些人更欲求「不求GDP成長但致力縮小貧富差距」的社會。

核工專業者覺得鯛民的恐懼不可理喻,並將其恐懼歸因於個體,這就完全落入執政者分化的軸線了。在核四議題上「不可理喻的恐懼」,就跟服貿議題上部分出版從業者的恐懼一樣,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因為缺乏足以支撐信任的制度。假使凡事都要像昨日那樣,國政仰賴國民黨內會議,為去年立院早已做成的決定背書,試問專家有什麼用?公民會議有什麼用?

假使平行宇宙的國民黨政府選擇天然氣或其他能源,來規劃它的案型,來經營它的利出一孔的分贓制度,擁核的專家會發現,該政府恐怕不苟同其為「專家」。

事情還是有輕重緩急。林義雄禁食是為了核四商轉迫在眉睫,然而此行動深遠長久而言要召喚的,是還在觀望的台灣人。台灣人現在的集體精神狀態太弔詭,高度認同自己的「台灣」,卻又沒有被殖民的自覺;只會罵內耗,殊不知「被殖民」就是內耗的根源。

← 中西字體設計的匯流 [漫畫] 銃夢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