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8 years ago

讀完《崩麗絲味》,我覺得作者應該可以原諒我,那次在路上遇到,我招呼很冷淡。我走路的時候常想事情出神,這不說,主要還是迷妹上心,不敢示弱。

我刻意跳過紀大偉的序跟作者序,一路讀到〈就位〉,笑翻又頻頻稱是,以為接下來的〈懶藍〉(溫馨)已經很有創意了,孰不知〈紅CK〉根本突破天元,不但有梗,而且搓得流湯流汁,太愛那盞鎢絲燈泡金金一葩。

〈2B 3P四角獸.五顏六色獨角仙〉讓人懷念死了高中生活,我會喜歡聰明認真的男孩真的不是沒原因。這篇很適合拍電影。〈救難書〉寫到固興和我們高雄的妹仔那聲「に」,遊子都濕了。壓軸的〈崩麗絲味〉有點過high,但也是一邊笑一邊幹。

然後回頭讀序,紀大偉那篇寫得很準,作者序讓我想起《地球防衛少年》的場景。先跳過是對的。

幽默感真的很重要,謔而不虐的同理心更難得。整本書唯一讓我不解的是書腰「年度藝術新秀」這個形容詞,十分莫名其妙。

「我私心最期待的同世代小說家」,這樣才對。

← Christopher Isherwood《柏林最後列車》(Mr. Norris Changes Trains) 專致與片面:從吉田修一《路》談起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