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10 years ago

這場電影是在蘭嶼中心體育館播的(這背後的因緣就等我退伍再說吧),大概蘭嶼六成未成年人(國幼班~高中)都在吧。黑熊挺立、老虎大吼、飛魚掠過,諸如此類,小孩都會齊聲呼喊。

是個好故事,像一面鏡子,映出你對宗教、善惡、生命等的想法。以鏡頭語言而言,不算特別出色;我對特效興趣不大。演中年Pi的演員很出色,他用那副「你咬我啊」的表情說出另一個版本的劫後餘生時,我整顆心瞬間沉重起來,直到散場還凝著。理查.帕克是黑暗之心。

(就此而言本片很像《暴力史》[A History of Violence]。)

我實在喜歡不起基督宗教的那個神,安排好一切隔岸觀火,又不讓玩家退出遊戲(這就是信仰)。Harlan Ellison 1967年的小說《無聲狂嘯》(I Have No Mouth But I Must Scream)固然非常恐怖(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讀,我個人非常怕這種主題),寫神-AM倒是維妙維肖。

《Life of Pi》也是一部文明化機器。過去信眾為誰是真神、他的教誨究竟是什麼而戰,而今,人類經驗(船難餘生)攤開在眾人面前,問你能在其中看到哪一或哪些世尊?不管你相信哪個神、哪個版本,務必要買帳,買帳才是重點;瘋人很難管的。這也是《Life of Pi》不大「奇幻」的原因:一層隱喻套疊另一層,沒什麼不可理喻

← [電影] 剪接或致大道理:《雲圖》(Cloud Atlas) 駁〈反壟斷?你有被耍的感覺嗎?〉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