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11 years ago

難波鉦異本

偶然邂逅的優秀作品。純粹因為介紹文字提到此作獲得2004年手塚治蟲文化賞而租回家。

嚴格說起來我之前似乎沒有看過描寫遊廓的作品。畫風我很快就接受了,相當喜歡作者靈活切換浮世繪風格和性愛場景的氣勢墨筆,極端情感的表情也刻劃得很突出。

最吸引我的是考證與劇情。考證得好不好我當然不知道,不過此作能引來專門研究井原西鶴的日本文學學者與漫畫家對談,還獲得前者肯定。(有花工夫考證的漫畫家,有能夠把漫畫當一回事的文學學者,且這兩方面能夠相談,不得不讓人佩服日本的文化生產。)作品於是相當能夠說服人。單單羅列當時慣用的名詞與習俗,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把故事與畫面都融入其中。《惡女異本》(中)的第十一話「敗者之城」就做到這樣的地步。有一頁,敘事中的角色悲痛大哭,配上「戰敗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的旁詞,畫面的近景是兩格前被角色抓綻裂的塌塌米,遠景是戰勝者重建的大阪城--我不但深受撼動,也明確理解了戰敗那種各方面為人支配的痛苦。

此話結尾又翻了一層,將日本史上「敗者之城」的故事,連結到二戰後的日本,以「敗者有敗者的責任」作結,賦予這一話又一層對自己的民族與階級(常民)自勉的意涵。

第九話「亥之子之夜」很有唐人傳奇的韻味。作者利用簓兒童的眼睛能見陰陽鬼怪這一點,讓故事能有一個脫離遊廓現實的向度,遊此帶出和泉、鴇母和敘事中已逝的夕霧太夫間的一些故事。

台灣東立出版社代理、翻譯的《惡女異本》(中)讓人遺憾的一點是,第13和14話「因台灣尺度問題,…內容刪除,敬請見諒」。性有何不堪入目之處?有何不能言談之處?像《惡女異本》這樣坦然溫柔地談性,才更能讓讀者明白性的複雜,以及性工作者在性之外,一些(即便時空變遷)心境與苦境。《惡女異本》不能完整面對台灣讀者,實是一大遺憾。

← [電影] Mine vaganti [Kindle Touch] 兩週使用經驗談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