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7 years ago

全票票價250元,展出內容大致為:

  • 未刊手稿6頁(人頭氣球後話,還不錯)
  • 原稿大圖輸出若干
  • 上色稿大圖輸出若干
  • 3支採訪影片(介紹工作室那支比較有意思,另一支問創作靈感來源全都是夢簡直北爛 XD)
  • AR視覺效果(需先下載1G多的APP「伊藤潤二AR」,建議在wifi環境下載完再來)
  • 人頭氣球照相合成小舖
  • 雙一和富江的真人高度模型

AR只是利用視差讓特定幾格動起來,要抓好距離否則效果不佳。既然對觀賞距離與時間有一定要求,主辦單位卻沒有規劃動線,似乎也沒有標示建議的AR觀賞位置,導致邊看邊被推撞,或是無法在最理想的位置觀賞。

其次我認為策展方對作品與伊藤潤二風格的說明非常糟糕。這類詮釋當然一部分見仁見智,但説伊藤潤二的畫有「水墨畫的意境」、富江「像是古籍聊齋誌異中媚惑人心的妖」,恐怕是既不懂伊藤潤二也不懂水墨和聊齋。富江完全是個現代經驗下的產物,策展人是有多想跟「中國」文化攀親帶故。

此外〈人頭氣球〉的比例實在太重,但完全沒有看到策展方的相關詮釋,似乎就只是因為本作容易發揮便大肆發揮,滿肚子大便又控制不住括約肌。伊藤潤二的作品在台灣紮根那麼深廣,實在沒道理讓大家受低劣的策展視野苦毒。就不能假設每個人都是懷著對伊藤潤二作品深刻的愛來的嗎?一定要賺飽聞風、路過群眾的錢就對了,是啦,華山多文青,不撈可惜。

AR的部份是有點意思,但沒什麼意外,看久就膩了。似乎有種迷思是要動起來的比不動的恐怖,然而漫畫有它自己的「流」與節奏,有些作品動起來反而滑稽,尤其伊藤潤二很多短篇都踩在恐怖跟幽默的曖昧邊上,其實不太適合動畫化(動起來直接變成喜劇)。

伊藤潤二的《憂國的拉斯普金》(佐藤優的故事)等非恐怖主題的作品中也迭有佳作,這次是「恐怖美學」展而沒放進來,也是可惜。

用相機視野框住這些小人頭成為本次看展的樂趣。



比較這三種距離。

← 關於美國最高法院同志婚姻判決意見書 黃美秀《尋熊記》 →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